联文网 范文大全 减负增效论文范文(大全)

减负增效论文范文(大全)

减负增效论文范文(大全)

减负增效论文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增效减负;以学生为主体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师资设备,还是教师的职业技能,都得到了积极改善和提高。但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升学率的提高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学生提不起兴趣,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课堂上的表现许多都成了无用功,课堂互动出现冷场。小学语文课堂整体上出现了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严重制约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增效减负的含义分析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向课堂短暂的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多管齐下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配置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工作。增效其实是以学生为主体,主张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地、高效地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也会相应提升。减负主要是为学生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消化理论知识,在课外布置一些对学生有益的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类的题目,让学生尽可能地释放压力,在兴趣的支配下完成知识巩固,获得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步提升的效果。

三、增效减负的途径分析

1.丰富课堂形式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探索欲强的年纪,对新鲜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也十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地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方法,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注意力集中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知识的摄取,他们察觉到的学习负担也会缩小。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课本剧的方式来进行知识讲解,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性格或者同学的性格自我推荐或者互相推荐进行表演角色的划分,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角色、内容的理解,愉快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2.创设个性、民主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容易发散,跳跃性较强,难以对一个事物保持长时间的关注。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多观察学生,如果发现有学生想要表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不举手直接发言。因为举手发言到允许发言的这段时间,学生可能思维受限难以表达自己的最初想法。教师不应该用应试教育的答案来要求每个学生,也不能全面否定学生的认知和想法。课堂上,教师要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共同讨论,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完成认知的蜕变,起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3.注重个体差异,展开分层教学

不同学生之间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是不科学的。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都存在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缓慢积累的学习过程,而不是通过短期努力就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不少学生虽然努力了,但是在短期内成绩很难取得进步,这时学生的学习信心就会受到打击,甚至萌生了弃学的想法。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分层教学,要将分层教学理论深入贯彻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节课25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主要是讲授教学大纲内容,完成大纲规定范围内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要留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自由讨论和答疑,让学困生有时间梳理课堂教学内容,领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深入思考和答疑;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做一些课外拓展阅读或者是开展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辩论会,让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总之,由于语言学习和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优化课堂结构,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增效减负,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3(23).

[2] 钱 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有效途径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中),2011(09).

减负增效论文篇2

关键词: 认知负荷理论 课堂议论 创设方法

随着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到认知主义的“信息获得”再到构建主义的“意义协商”,学科教育从教学系统的设计转向了学习环境的构建,课堂教学也相应地从关注“教师的教”变成了重视“学生的学”,各种课堂学习模式不断涌现。学生通过“课堂议论”环节,大大加深了对知识的认知,同时,“课堂议论”也因其给学生带来了额外的认知负荷而饱受争议,如何提高“课堂议论”的效率成为课堂教学组织中的重要一环。

一、认知负荷理论的内涵

认知负荷理论(Congnitive Load Theory)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ohn Sweller在1988年首次提出[1]。这是关于人的大脑工作机制的新理论,这一理论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所谓认知负荷是指同时被要求施加在工作记忆上的智力活动的全部数量[2]。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在工作记忆中主要有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不断被挖掘出来,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明显,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认可的做法是尽可能减少内部认知负荷和外部认知负荷等额外认知负荷,增加有效的相关认知负荷,并且使总的认知负荷不超出学习者能承受的总的认知负荷。

二、“课堂议论”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学习效率备受关注。人们发现教学不是往容器内灌知识,是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重点应在“教学生学”。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的特性,导致课堂教学吸引力差,学生普遍感到上数学课枯燥无味。从人本主义的教学观出发,数学教学中的“课堂议论”对于“学生的学”十分必要。其一,“课堂议论”是学生认识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课堂议论”过程中,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便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真谛;其二,“课堂议论”是学生转变思维的有效模式。在“课堂议论”过程中不同观点的提出,便于学生开阔眼界,培养发散性思维;最后,“课堂议论”是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出路。“课堂议论”的创设为学生提供合作讨论的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建立。

三、以认知负荷为基点,创设有效的“课堂议论”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又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如何进一步挖掘教育资源,从总量上减轻学生认知负荷,创设有效的“课堂议论”,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比重,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又一增长点。

(一)从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入手,创设多样的“课堂议论”。

在“课堂议论”的创设中,议论内容或是现实引入问题,或是教学重难点,或是知识典型应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问题,即如何呈现在学生面前。外在认知负荷是指由于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引起的认知负荷,因此以优化学习材料的呈现,减少学习者外在认知负荷成为“课堂议论”创设的一个有效突破口。

在“课堂议论”环节的创设中,首先要避免单一的呈现方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意义构建,多样的呈现模式更利于知识与经验的融合。因此,教师要避免单一的内容演示或语言复述,比如在议论内容展现时尽量使用双通道的信息刺激,降低外在认知负荷,提高理解程度。其次,科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增加了额外的认知负荷,“课堂议论”的创设要杜绝知识或知识点的轰炸式呈现,要充分考虑多媒体与议论内容间的兼容性,杜绝为了使用而使用的现象。最后,动画、网络等超文本内容的合理配置。配置多种呈现方式要以减少学习为原则,比如在动画展示时务必精简内容,减少冗余内容,避免造成额外的认知负荷。

(二)从减少内在认知负荷入手,创设层进的“课堂议论”。

“课堂议论”时常在教学重、难点等重要环节中创设,往往决定课堂教学的稳步推进,而议论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又关乎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对“课堂议论”节奏的把控就尤为重要。内在认知负荷是由元素之间复杂的交互活动引起的,因此,减少元素间不连贯的复杂交互活动,畅通知识间的互动渠道成为创设有效“课堂议论”的另一突破口。

在“课堂议论”的创设中,首先要创设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的议论环节,通俗来讲就是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到”,“课堂议论”的材料既要有一定难度,材料难度又不宜过大而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保证议论时的互动不至于带来过大的内在认知负荷。比如,在组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议论前,最好先解决对方程的解的思想掌握。其次,议论环节模块化。将议论设置在同一元素的互动范围内,比如,将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的解、方程组的解等知识的相关议论在同一课时内开展;再次,样例教学、变式教学的层进式设计。在知识点的早期议论阶段,学习不完整的样例、变式是有效的手段,但随着课堂议论的深入,内在认知负荷减少,这样就可以把富余的认知资源用于应对外在的认知负荷或相关认知负荷。

(三)从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入手,创设图式的“课堂议论”。

学生对知识的内化需要付出认知努力,为了实现对知识的意义构建而内化为个体经验,学习者需要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式,这种可促进知识构建的相关认知负荷称为相关认知负荷。相关认知负荷的增加说明学习者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的认知努力增加。

在“课堂议论”创设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图式。实践证明,基于图式的学习方式是高效的学习,创设图式议论模式,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图式是“课堂议论”的重要目标。其次,努力促进学生图式构建的自动化迁移。图式构建会增加相关性认知负荷,反复的训练图式构建过程能促使图式自动化,最终提高认知效率。再次,促进学生对议论的自我解释。图式的构建对议论的效率提高至关重要,学生要逐步培养对议论材料的自我解释,在这一过程中的认知负荷也是有效负荷。

四、结语

从学生认知负荷出发,创设高效的“课堂议论”是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务必利用认知负荷理论,减少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性认知负荷,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参考文献:

[1]John Swller,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Effects on Learning[J].Cognitive Science,1988(12):257-285.

减负增效论文篇3

关键词:减负增效;高效教学;课业负担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这种负担表现在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课业负担重。面对如此沉重的负担,怎样使学生轻松学习、愉快生活,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探讨的课题。下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减负”的意义

所谓“减负”不是减少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不是减少上课时间,是减轻不必要的负担,不是降低学习质量,保质增效应该是减轻负担的最好写照。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我感觉到学生学习负担的沉重,每一门学科都有课后作业,每一个学生都有课后辅导班,他们整天都在写啊写,小小的单薄身影始终在书桌上伏案书写。英语要背诵,语言要背诵,数学要计算……书包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沉,学生的健康越来越差,近视眼却越来越多。然而在高考体制的影响下,每一个学生从上学第一天起就这样生活,每一个家长从一年级开始就这样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文山题海,学生什么时候才能从这样的大山中解脱出来呢?因此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课堂效果,减少课后的复习巩固时间。这是学生的福音,也是教师改革的关键。

二、“减负增效”的措施

减轻学生负担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有两个因素制约,一个是教师的教,一个是学生的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主动学习往往可以收到高效。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的良好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使他们随意、自主地学习和思维,那么学习效率也会提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多看、多读、多想,少写字,给学生大量的学习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样可以增效;要实施分层教学,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减少学困生比例。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学生,但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教师要保证每一个学生不掉队,全班学生齐步走。

减负增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不改变的情况下,要真正实现“减负增效”还需要一定的努力。

参考文献:

减负增效论文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老师大多都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现在教学的。现阶段,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不断增强,而老师在课堂上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样单方面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效率是很低的,学习的负担也很重,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很难学到有用的知识点,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通过一些措施达到增效减负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必要性

1.小学语文课堂不重视对知识的应用

小学语文老师注重的是对识字、读音、写字的训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这些方面的培养,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单纯地练习某一方面,这样学生就很难将知识点结合起来。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学习压力很大,学习的负担也很重,但是我们还达不到学习的效果,这样就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要通过一些措施来改善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现在我们的大多数学校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单方面地学习知识,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学习的效率也不高。老师只知道照本宣科,只知道按照教学大纲教学,不善于改变,这样学生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老师不会灵活地运用一些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效率就很低。

3.小学语文课堂过分追求学习成绩

小学应该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老师也应该教授学生各种各样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但是教学现状是老师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时刻想着学习成绩,学生就只知道学习老师教授的内容,希望可以考一个好成绩。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负担就会在无形中增加,学习的效率并不会很高,学生就会养成一个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是很不利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

我们要找出解决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措施,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才能达到增效减负的效果。

1.I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小学生喜欢一个老师跟不喜欢一个老师学习的效果相差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改变以前学生和老师之间僵化的关系,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对改善小学语文教学和实现增效减负的效果是很关键的。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还可以与同学一起学习,这样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跟学生交朋友,也可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不注重教学模式的选择,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效率是很低的,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学生也可以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传统教学中,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可以改变策略,让学生去讲台上讲,老师在下面听。这样学生就会提前预习自己所讲的内容,自主学习能力就会不断提升,对学习的兴趣也会不断提升。还有就是老师在下面听的时候要注意评价,对学生的“教学”要多鼓励,这样学生学习就会更努力。

3.注重每位学生的特点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这样老师就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学到自己想学习的,学到自己擅长的,学习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例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现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样老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学到适合自己的知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改善教学现状,帮助学生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也才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赵世同.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策略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5):8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