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文网 优秀作文 文学评论短文范文大全

文学评论短文范文大全

文学评论短文范文

人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追求,追求幸福的生活,追求完美的事业。人各有志,追求的直接目的也有所不同,有追求物质生活、追求精神生活、追求灵魂生活三类之分。文友惠随琳自幼酷爱文学,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物质、精神、灵魂之中,他不为名、不图利、笔耕不辍,在单调却又丰富多彩的方格稿纸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爱与恨,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他用自己的诗文向读者诠释着奋斗与追求。正如文友惠随琳自己所说:“文学艺术是对人生存的交待,如果不能养生,那就养心!”塑造崇高的灵魂,不更需要我们为之追求吗?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和文友惠随琳相识已有十余年时间了,记得我在读师范的时候,惠随琳已在他就读的高中担任校刊主编。他为人亲切,我和他是同乡,每次见面,他总是以兄长的身份问寒问暖;他为人坦诚,每次谈及文学时,他总讲作文就是做人,要真诚朴实。读他的文章,如沐春风,亲切、自然;似品佳酿,醇香、味远。每一篇散文、小说,每一首诗歌,都能给读者耳目一新而为之振奋的感觉。他以一个年轻人、一个文学爱好者独有的敏锐眼光觉察到社会中的美与丑、善与恶。读他的文章,你能感觉到一股青春的热血在周身沸腾,自己的灵魂在升华,思绪在飞扬,心灵在慢慢地走向崇高。

搞创作是件苦差事,没有热情不行,没有顽强的毅力不行,没有持之以恒的坚韧劲不行,耐不住清贫和寂寞更不行。惠随琳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事情繁杂,但他忙里偷闲,热情不减,一篇又一篇佳作如雨后春笋般频频见报,实为难得。面对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地流逝。忙工作,忙交际,忙生活中难以摆脱的诸多琐事。在繁忙之中,文友惠随琳和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一样,执著地追求着缪斯,一颗智慧的心灵在孜孜地追求中逐渐走向崇高。

读文友惠随琳的文章,是那么的亲切、随和,不用太多的词藻,不刻意去雕三凿四,平淡中透着一股芬芳。他的每篇文章,特别是小说,取材小,视野大,每篇都能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他的小说主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从身边普通的人、事、物中捕捉、聚集素材,并以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意识对其进行延伸、虚拟、假设、发展,从而使写出的作品能以单纯的故事情节、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简洁的场面景物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丑,鞭笞生活中的假恶丑害,给读者以启迪、以顿悟。如《风儿萧萧》,作者选取当代青年中一味地追求浪漫,而不懂得去珍惜真爱这一平淡无奇的事例,以青年人独有的眼光去审视它,告诫我们要好好善待别人,更要用心去爱别人,爱这个世界。读者从中能够获得关于社会意义、生活底蕴、人生况味的探究与思考。作者选材小,但立意新颖,给人的启发之大。再如他的小小说《差距》,选材更显微小。他从某办公室张贴卫生值日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把现实生活中那些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读后思之,觉得余味无穷。这么平常的题材,这样短小的篇幅,却能反映这么深广的内容,不能不说作者是“匠心独运”。

惠随琳的作品是相当生活化的,小说的取材、立意都能够体现这一点,他的散文、诗歌也都是这样的。掬一捧,闻一闻,几乎可以嗅到生活泥土的气息。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溶入到所写文章的字字句句中,读者总能感受到他的散文、诗歌里充满着关爱,洋溢着真情。《母亲的情怀》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在文中尽情抒发着对母亲的爱,赞颂着母爱的伟大。“母爱情深,情到天边,爱到海边,不管身处何地,总能感受到母爱温馨的气息!”如果作者不是把个人置身于生活之中,用心去感受人间的真情,是很难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话的。每个人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与培育,作者笔下的母亲,作者心中的母亲是那么的平凡却崇高。“是谁冬日里切着冰屑细碎的萝卜;是谁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又是谁,唤醒黎明的第一缕曙光......”作者选取生活中发生在母亲身上的细微小事,平中见真,使读者读后备受感染。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散文《老人的罗嗦》,作者以其自身经历启发我们要学会忍受,要正确处理长辈与晚辈间的关系;诗歌《弯弯人生》,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犁、镰刀等作象征物,突出父辈生活的艰辛,父爱的伟大。

文学源于生活,惠随琳的作品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抒情,每篇文章都根植于生活,但又超越于生活。读者能从他的文章里看到一个真实的毫不飘渺的现实生活,又能感受到一个充满爱心,真情的生活空间,读他的文章,如同一位平凡的人聊天,不加任何修饰的成份,想说的该说的都是原汁原味;读他的每篇文章,总能有如哲人讲课的收获,想做的该做的都无可阻挡。比如散文《谈谈寂寞》,让人读后深受启发,从中悟道:因磨炼生热发光,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使命的人,即是伟人;《蜻蜓》一文,作者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图画的同时,又以哲人的眼光去审视它,“每一个旮旯里都充斥着耕耘,充斥着汗水,更溢出果实的清香。”

正因为作者敢把笔伸入生活之中,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挖掘真理,他的作品才会如此吸引读者,打动读者,启发读者,读者从他的作品中能有所感有所悟。作者和读者的心灵在每一篇文章里都能得到净化与升华。

和文友惠随琳交往多年,读过他的许多篇诗文,从他的诗文里我也受益匪浅。每当我感到工作、生活的负担过重,而想敷衍了事时,《生活不能承受轻》启迪我:“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越贴近大地,越超于真切和实在。”当我为自己付出许多但收获甚微而失意、消极时,文友惠随琳《以笔为犁的日子》鼓励我坚持下去,用勤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或许年龄的缘故,生活阅历的原因,惠随琳的每篇诗文里都洋溢着青春活泼的气息。每读一篇,都能让人精神振奋,视野豁达。

功夫不负有心人。文友惠随琳用聪慧与勤奋铺开了一条灿烂的文学之路,他先后发表诗文1600余篇(首)。有许多还获得了全国大奖,出版了散文集《青春足音》《青春的守望》《孤灯夜话》,长篇小说《青春的爱情迷失在夏季》等五部。

作为惠随琳作品的一位忠实读者,我想借用他文集《青春的守望》里的一段话激励自己,同时也激励为追求自己的美好理想而奋斗着的人们:“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生存的价值,更不会忘记自己成功时喝一声彩。”

心灵在追求中走向崇高,崇高会在人们心中永存。衷心地祝愿这位年轻的朋友怀着一颗崇高的心灵去书写自己更加靓丽灿烂的美好人生。

《邂逅》(陕西旅游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是徐建梅(笔名青阳)撰写的一部散文集,全书分为吉光片羽、林泉之乐、轻煮时光三部分,追忆了作者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遇到的人。作者文字细腻、文思畅达、见解独特,令人读后有一种雨过天晴的喜悦。

作者的文章好看,这种好看是天然的,跟她的思维方式和讲述方式密切相关。作者叙事能力强,善于抓住时光的吉光片羽,用文字的金线将它们编织起来。她对语言的美感是天生的,文字中蕴含着独特的韵律。

作者的文章好看,源于故事生动、场景鲜活,带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书中的故事,或出自她身边的亲人与朋友,或发生于邂逅的某个人,虽不传奇,但充满烟火气。作者能够从他人身上感受到自己未曾经历过的痛苦,并油然生出悲悯。她带着疼惜书写那些辛苦劳作的麦客。他们在追逐麦浪的路上风餐露宿,在历史的潮汐里随浪浮沉。作者用文字记录下他们面对简单、辛劳生活时的乐观与豁达。作者笔下的故事如同她喜爱的向日葵,永远努力向阳、充满希望。在企业家、白领丽人身上,她看到不断进取的人生姿态和成功背后的不易;在服装店长、快递小哥身上,她捕捉到的是热爱生活、善良坚韧的优秀品质。她的文字中蕴藏着达观中和、宽容友爱、乐观进取的人生哲理,充满温暖、智慧的力量。

作者的文章好看,还源于她良好的文学素养。作者颇具学识,诗词歌赋、历史掌故信手拈来,出语新奇,读来令人逸兴遄飞、过目难忘。“人生若宇宙,俗世即蓬莱”,是反复出现在她作品中的语句,也是她人生观、艺术观的反映。生命所感,便是宇宙;俗世所遇,皆为蓬莱。有了这份觉悟,一个人还会找不到美,寻不到诗,活不出趣?纵是一抹柳绿、一缕花香、一声鸟鸣,在她笔下也能牵出故人旧事、人生哲理,读来有滋有味。

作者的文章贵在一个“真”字。敢“真”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她慨叹农村亲人的坎坷命运,叹息昔日同窗被世俗磨去了棱角,坦诚面对自己平庸而不屈的“体育史”……不欺瞒,不粉饰,不拔高,只去写真心、真情、真意。

读罢掩卷,眼前浮现出三个女子形象:一个在事业召唤下努力向前的女子,一个在马拉松跑道上从不认输的女子,一个在丰盈精神羽翼过程中飞翔起来的女子。这是作者人生的三条赛道。青春逝去,步入中年,有人在做减法,而她却在做加法,不断充盈自己。青春,在岁月的年轮中看似渐行渐远,却坚定地盘踞在她的精神世界。(万 波)

《永远的金达莱》作者

文/钢 笔

未曾当过兵,更没去过边境线。但读了一本书,上了一堂课,掩卷沉思,令人感慨。读罢闫英学先生所著的《永远的金达莱》散文集,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了四十多年前那座边陲绿色的军营,踏上了中朝边境线,看到了一个个普通战士的内心世界,他们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勇敢,那么的可敬!

记得著名作家魏巍先生所著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可歌可泣,经久传唱,感动了无数人。在《永远的金达莱》这本书里,我们又看到了一副活生生的面孔,中朝边防线上,他们奉献了宝贵青春,用血肉之躯,为祖国筑就了一道钢铁长城,他们便是最可爱的人。

老照片

军旅散文,别有韵味。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每篇散文即独立成章,又上下关联,浑然天成,处处彰显了革命军人奉献国防建设事业的奋斗足迹。《永远的金达莱》一书,每篇散文都是作者军旅生涯的真实写照,是那么的自然、亲切、感人。又仿佛是作者心中流淌出来的一首首青春的赞歌,它将永远回荡在军营,永远回荡在每位读者的心中……

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老百姓和军队的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一年之中,长白山的无霜期很短,气候寒冷,冰天雪地,边防线上,战士们凭着无私无畏精神和顽强的血肉之躯镇守边关,保家卫国。时光荏苒,流年匆匆,昔日朝气蓬勃的青年而今已走向暮年,但他们曾经为祖国奉献了青春和热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

延边,地处祖国边陲,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朝鲜族聚居地。魏魏的长白山,滔滔的松花江、图门江、海兰江源远流长。这里森林密布,鸟语花香,风景如画,民族特点鲜明,伽倻琴、长鼓舞,优美的朝鲜族舞蹈,翩翩起舞的阿玛妮,摇动双肩的阿爸吉,还有温文尔雅花枝招展的车妞(姑娘)。美丽的边疆,亲爱的人啊。

四年的军旅生涯,作者和他的战友们与边疆的人民建立了鱼水之情。战士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军营,献给了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永远的金达莱》一书,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海兰江畔军营魂牵梦萦般的眷恋。

老照片

在中朝边境线上,长白山下梨花飘香,静静的白桦林,还有那火红的枫叶,盛开的金达莱,独一无二的美人松,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战友们的精神风貌,激发了作者无限的创作热情,每一篇作品都是他思想和真情的迸发!

诸如:《永远的军营》《连队门前的那片杨树林》《站在图门江边》《我的军营我歌》《情在延边》等等篇章,写得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感人肺腑。作者对三道湾的描写更是不惜笔墨,因为那里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作者以三道湾命题,一气呵成,写就了四篇散文:《三道湾,溪水流过的地方》《三道湾,战士血染的地方》《三道湾,那口石头老井》《三道湾,我的第二故乡》。是啊,作者与他的战友们把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那里,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诚然,那更是一个军人的骄傲和自豪!

老照片

多年后,作者故地重游,再次走进军营,虽物是人非,但抚今追昔,怎能不感慨万千…… 作者又挥笔写下了《延边,我是你手中的风筝线》《回第二故乡探亲》《走进记忆中的和龙》《又闻军号声》等作品,情也悠悠,义也浓浓,源于是那份家国情怀,矢志不渝,难以割舍……

火热的青春,永远的军营,给作者和他的战友们的人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并成为他们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战友聚会

日升、月落,日月轮回,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但闫英学先生仍情系军营,心念战友,正是有那段闪光的青春和铭心的记忆,才有今天这部《永远的金达莱》一书问世。当作者昔日的首长和战友们看到这本文集时,无不感慨万千,有人欢欣鼓舞,有人潸然泪下,有人泣不成声,有人彻夜难眠。是啊,书中均有他们每个人的影子和昨天的故事……

全书集文学性、思想性、史料性之大成,是一部难得的军旅文学作品,更是作者献给战友和社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阅读与珍藏。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向最可爱的军人们致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