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文网 诗词鉴赏 村晚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

村晚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

村晚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

村(cūn)晚(wǎn)——

朝代:宋(sònɡ)代(dài) 作者:雷(léi)震(zhèn)

草(cǎo)满(mǎn)池(chí)塘(tánɡ)水(shuǐ)满(mǎn)陂(bēi),

山(shān)衔(xián)落(luò)日(rì)浸(jìn)寒(hán)漪(yī)。

牧(mù)童(tónɡ)归(ɡuī)去(qù)横(hénɡ)牛(niú)背(bèi),

短(duǎn)笛(dí)无(wú)腔(qiānɡ)信(xìn)口(kǒu)吹(chuī)。

译文: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

陂(bēi):池塘的岸。

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寒漪(yī):水上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村晚》鉴赏:

这首诗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诗前两句写背景。首句“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借鉴谢灵运《登池上楼》名句“池塘生春草”,但以“满”字易“生”字,显出节令的不同。“水满陂”,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次句写远山落日。用一个“衔”字,形象地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况,与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见炼字之工。又用一个“浸”字,写落日青山倒映水中,与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句情景非常相似。诗围绕池塘为中心,以池塘中的绿草与澄净的池水,带出青山与落日,中间以一“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十分绚丽。

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场了。他骑着牛儿,走向村庄,手中拿着支短笛,随意吹着。与上两句的恬静相比,这两句描绘得非常生动活泼。牧童骑着牛,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横坐着;他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而是“无腔信口吹”。于是,牧童调皮天真的神态,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为之耳目一新。

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在此之前,张舜民《村居》诗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句,与这首诗比,画面中少了个天真烂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乌鸦,以显出村晚的萧瑟。同样的农村景色,因诗人的心情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一是充满情趣,一是惆怅落寞,因此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拓展资料:

雷震,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从这首诗风格看,这首诗约作于作者晚年隐居,游览农家之时(很可能为宋度宗年间)。

《村晚》古诗赏析

原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古诗中,作者雷震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傍晚景色。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内涵阐述。

首句“草满池塘水满陂”,诗人以粗犷的笔触勾勒出乡村池塘的景象。池塘里水波荡漾,岸边长满了茂盛的水草,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这里的“草满”和“水满”不仅描绘出了池塘的丰盈景象,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富足和宁静。

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落日与山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山峰仿佛轻轻衔住即将落山的太阳,而落日余晖则洒在池塘的水面上,形成一圈圈寒漪。这里,“山衔”一词既表现了山峰的静态美,又赋予了落日以动态的情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牧童归去横牛背”,诗人将视角转向乡村的牧童。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归家,展现出一幅乡村生活的和谐画面。这里的“横牛背”不仅是对牧童姿态的生动描绘,也透露出牧童内心的从容和自在。

末句“短笛无腔信口吹”,诗人通过牧童吹奏短笛的场景,为整个画面增添了音乐元素。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而自由,没有固定的腔调,却充满了乡村特有的淳朴和真挚。这里的“无腔”既是对笛声特点的描绘,也是对乡村生活随性而为、无拘无束的象征。

综合分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乡村傍晚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对池塘、山峰、落日、牧童和笛声等意象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共鸣的乡村世界。

首先,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牧童的悠闲生活,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简单、宁静生活方式的赞赏和追求。

其次,诗中的意象和画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池塘、山峰、落日等自然元素构成了乡村的静态美,而牧童、笛声等则赋予了乡村以动态和生命力。这种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的构图方式,不仅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此外,这首诗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理解。诗人通过牧童吹奏无腔短笛这一细节,传达出乡村生活的随性、自由和真挚。这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感悟,使得这首诗在表现乡村风光的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启示。

总之,《村晚》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而富有情感的画面以及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乡村傍晚的美丽景色和和谐生活,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人文和生活的热爱、向往和深刻思考。这首诗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乡村文化、感受生活之美以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