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文网 范文大全 三思而后言范文

三思而后言范文

三思而后言范文

三思而后言篇1

关键词:数学;思维;自由;交流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思维借助语言,语言促进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成才,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并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数学交流中感知数学的丰富多彩、数学思维的无穷魅力,发展数学基本思想。

一、明确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关系

思维一般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做出的间接与概况的反映”。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先于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以思维的发展要先于语言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思维和语言发展的基本顺序是:思维――言语理解――言语产生,就此而言,思维决定语言。

上述分析说明语言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从多方面影响并制约思维。制约思维发展水平的因素还有很多,从思维作为一个系统而言,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语言和思维最初的发生根源不同,但儿童获得语言以后,随着这个中介手段越来越高级,它对思维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语言的概括性会发挥作用。

教师教学时让学生自由交流,讲述新知的探究和解题过程,能让数学思维语言化,教学过程趣味化。学生的叙述或简洁明了,或冗长铺陈,或独辟蹊径。学生特别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犹如英语学习中的“free talk”,带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带来更多的多边沟通,既达到了交换思维的目的,学生学得也更轻松、有效。像这样的课堂学习形式,学生没压力,学习的节奏也是时缓时急,率性而为,时间因为在这样的交流碰撞中过得很快,也能使学生共同提高。

二、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思考的机会

了解了数学语言对数学思维影响的重要性后,指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之关键在于让学生多说,让他们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给学生清楚表达自己理解和思考的机会。如教师不舍得投入时间,那学生就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教师不要怕学生说错,只要敢说、多说就好。所谓“熟能生巧”。其实在说的过程中有两个很大的好处:首先是锻炼了数学语言能力,其次还可以通过“说”使模糊的、纷乱的那些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提升为清晰的、有条理的逻辑思维,这样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让学生敢说、乐说。教师要多问几个有深度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或者不理解之处,甚至辩论。G・波利亚在名著“怎样解题”中所列的“解题表”将“审题”作为解题的第一步骤,而审题是对命题语言的观察、分析,会随着语言信息过程的开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联想等能力可得到充分的训练。推理、证明是数学的血液,没有推理、证明也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如数学课上,学生可把自己的解题的思维过程说出来,并把解题中用到的法则、公式等数学语言准确表达出来。

案例一: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78°,一个角是51°,请问第三个角是( )。

A.78O,B.51O,C.都有可能。

一学生说了两遍,教师才听懂:8+8=16,6+1=7,我只看个位,不能凑成整数,(因为180°,最后是整十数),所以,不可以。再看1+1=2,2+8=10,所以,答案就是51°。多么富有创新的思考方法呀!数学思维的价值在于创意,通过自由交谈,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创新机会。

又有学生说:受他的启发,我想,既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无所谓本题的等腰三角形,只要用180°-78°-51°即可。而之前我是这么算的:78°+78°+51°和51°+51°+78°,看哪个算出来是180°,再确定第三个角是多少度。

学生的自由交流,使生生、师生之间相互成长。学生不仅可向老师学习,也可从同伴那里获得新识。这一思维的星火,必能燎原,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数学思考中来,获得数学的基本经验,使思维不断得到锤炼。

所以,教学需要静心、耐心,让学生自由诉说,尽情表达。在这个自由谈的过程中,两类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一类是“听”,一类是“说”,而最后达到的是“交换思维”和“双赢共效”的结果。这就是数学课堂的本质:启迪思维。

三、自由交流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对话

多年来教学的应试教育,教师重分数,不太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有人认为:数学只要会做题目就行,说不说无所谓。其实,数学课的语言训练和思维对话,可以让学生更出彩。

追问一:数学课,你“说”了吗?

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也是对思维检验的过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表达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口述解法。同时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说算理、说解题思路,不仅可以让他们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且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算法。

在不改变数学概念本质的前提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定义、定理等相关概念,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自问:今天数学课,你让学生“说”了吗?教师要训练学生将实际语言数学化,培养学生的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多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进而活跃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在规范的数学语言训练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追问二:数学课,你“听”了吗?

这里的“听”是指在有学生说的同时,其他的学生用心倾听。自由交流的数学课堂,尤其要强调“听”的能力和训练。无论师生,都要聆听学生的表述。或许数学课不必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追求完美的课件,但要把精彩留给学生。须知,课堂主角就是学生,课堂舞台真正的表演者应是“学生”,我们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秀场,成为学生自由交流的辩论场。

案例二:在研究三角形的边的特征时,有道题目:准备4根纸条,分别为10、6、5、4厘米,任选3根纸条操作,能否围成三角形,填入表中。思考:①通过演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在哪?②能否围成三角形与纸条的什么有关?③观察这些数据,何时3根纸条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学生有了操作经验,讨论和交流更有深度和内容。生A: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是有两条边太短了,和第三边在围的时候,够不到。生B:当另外两条边太短时,没法围。生C:两条边加起来和第三条边一样长时就不能围(两条边的和),起码要比第三边长,才可以围。生D:只要三条边里选出最短的两条边去围就可以了,如果最短的两条边都不能比最大的两条边长,那肯定围不到了。接着学生根据生D的回答讨论这样想有没有道理。最后,大家一致觉得在判断三条边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时,选择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最长的边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否则不可以。

学生的思维令人喜悦,因为教材只呈现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问学生怎么想到的。他说在家里用小纸条操作了好几遍,才想出来的。这样的课堂探讨,才是数学课的生命所在。

总之,我们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些自由交流,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才能达到数学课“训练学生做思维体操”的目的,使他们不断成才。

三思而后言篇2

关键词:思维方式;语言;英汉对比;典型例子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38-02

一、思维方式与语言的关系

(一)什么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一个文化群体或民族在长期历史的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为该群体或民族所共有的,比较稳定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模式。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一定的思维方法相统一的逻辑思维和感性体验的结合,反映的是特定文化领域的已知和未知事物,是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认识当前事物的思维模式,是隐藏在“文化冰山”水面下的对人类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文化心理过程。

(二)什么是语言

根据索绪尔对语言的定义,语言是由能指与所指构成的符号,其中能指是声音,所指是人们借助声音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其中,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因此语言具有社会性。从语言的内部看,语言还具有系统性,它由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层面构成。不同的语言,在各个层面上都存在着差异。语言还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无声语言用于思维,有声语言用于交际。

(三)思维方式与语言的关系

对于思维方式与语言的关系,学术界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思维方式决定语言,2.语言决定思维方式,3.思维方式决定语言,语言体现并反过来影响思维方式。在上述三种观点中,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支持的语言决定思维方式最为出名。假说认为:背景语言系统(语法)不仅是一种用来表达思想的再生工具,而且它本身就是思想的塑造者,规划和引导个人的心理活动,对脑中的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储存的信息进行综合。语法不同,思想形成过程也不一样,有的区别很大,有的区别甚微。我们是用自己的本族语所设定的线条解剖自然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印象流,他们是通过我们大脑组织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我们语言体系组织起来的。我们将自然切分,用各种概念将它们组织起来,并赋予这些概念以意义。”然而也有反对的声音。在反对者看来这种理论缺乏历史观。语言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其种种语法类型,诸如屈折变化、格、性等等,是人为施加的,代代相传后变成了理所当然的存在。因此,它应当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形式而不是独立的实体,又何谈控制人们的思想呢?

(四) 我的看法

我认为,第三种观点是更为合理的,因为从思维与语言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来看,应该是思维方式在先,因为思维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而语言作为表达思想与交流的工具,其形式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和唯一的。哪种语言形式被保留下来并最终成为大家公认的表达某一意义的能指,这些都是由这一群体成员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当然,当某一文化群体的语言产生并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反过来影响该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最近汉语圈中出现的网络流行语“濉本褪且桓鲎詈玫闹ぞ荨N颐侵道,“濉闭飧龃什⒉皇亲罱才造的新词,而是一个旧词新意,“濉弊直疽馐枪饷,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窘迫或极为尴尬的心情。正是因为搴芟癖伤、无奈、窘迫或极为尴尬时的表情,现代人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同一个字,古今两种造字法都是象形。这就表明,中国人的具象思维决定汉字的象形性,而中国人由于几千年来受象形文字的影响,其思维也一直呈具象性思维。以至于到了中西交流如此频繁,文化如此多元的今天,中国人在创造新词的时候,并没有受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仍以具象性的思维方式,运用象形法给汉字以新的意义。

二、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思维方式的差异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呢?一般认为,主要受特定文化的哲学观,和生活环境三个因素决定。具体的说,中国的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西方则主张“人物分立”,中国的宗教是多神论,而西方是一神论,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典型的内陆型,自然条件较好,而西方很多国家的地理环境是海洋型或草原型,自然条件较恶劣。因此,受上述三个因素的影响,中西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

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是中西思维方式的根本区别。中国重群体之间,天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就是整体思维,而西方关注重自我,主张天人对立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就是个体思维。受“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具备了朴素的整体观念,形成了追求综合统一的思维方式。注意从总体上看问题,从运动中看问题,从联系上看问题。整体思维在中国的家庭观念和集体观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然而,在西方的古希腊哲学中,主张“物我两分”,“主客二分”和“人神对立”,受这些哲学观的影响,西方思维形成了以个体为中心的特点,他们认为,个体利益高于群体利益,群体应服从个体,这正与中国相反。

(二)辩证思维与西方机械二分思维

崇尚整体综合的中国文化注重整体的和谐,主客体统一和辩证地观察问题,强调和谐的中国文化趋于寻求对立面的统一。在老子的《道德经》里有大量的篇幅,是有关辩证思维的,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等。然而,崇尚个体分析的西方文化则持机械两两分的态度,认为天人分离,非此即彼,人与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主客体是对立两分的,任何事情非黑即白,是非分明,没有折中调和得余地。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文学中,就是西方的悲剧是彻底的悲剧,是一悲到底的,不像中国的悲剧,总是在结局给人一种美好的希望,悲喜结合。正因为如此,也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这种辩证思维和机械二分思维还分别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环形思维与直线思维。

(三)直观思维与逻辑思维

受整体思维的影响,中国人在认识事物时常常是从整体入手,借助于直觉体会对事物进行直接而又模糊地把握。除了整体性和直觉性,直观思维还具有非逻辑性,非时间性和自发性等特点。西方思维则正好相反,高度重视思维的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常常是从个别细节入手,对事物进行解剖分析。能说明这个差别的典型例子就是中医和西医之别。当然,在语言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将在下部分详细阐述。

三、汉英差异的典型例子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其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它们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音到词义到语法,再到文字都截然不同。我们知道,语言的差异受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时也反映着思维方式的特点。本文,将例举英汉差异的典型例子,生动地阐述其中所体现得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别。这对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无疑都是有用的。

(一)汉字的偏旁部首与英语字形的前缀后缀

我们知道,汉字有“六书”的造字法,在“六书”中形声字的数量最多,这是因为形声字中的偏旁具有归类的作用,这就很好的解决了记忆难的问题。因为形声字中的部首具有归类的作用,某一部首表示某一意义,与这一意义有关的概念或事物,就以其作为部首。如:“木”的本意是树木,因此,与树木有关的词都以“木”为部首,“树,松,柏,枝,森”字形,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些字所表达的意思是与木有关的。而,在英语中,这些意思都分别用不同的书写形式表现出来的,如:woodreepinebranchforest等。从它们的字形看,根本看不出任何的联系。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汉字中的每个字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一个形类系统的一部分。这就反映了中国文化整体,具象思维的特点,在认识事物时,不是孤立地看待它们,而是将其置于一个群体中,注重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

在英语中,前缀和后缀与汉语的偏旁部首有点相似,也具有一定的归类功能,但它并不等同于偏旁部首,也并不表示中西思维方式的相同。相反,仔细研究,会发现英语中的前缀后缀,正好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如在英语中,表示“pre-表示在……之前,如:precsat precederecognition 等词语中,都是由前缀“pre-”加上一个动词或名词表示预先,向前的意思。这些前缀或后缀都是表示抽象意义的,拥有同一前缀或后缀的词都是在逻辑上有关联的,而不是具体的形象有关联的,这就体现了,英语注重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意合与形合

我们知道语言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两种,聚合关系就是词的分类,而组合关系就主要表现在语法单位的组合上。汉英语法单位之间的衔接方式是很不一样的,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最能体现汉语重意合特点的,莫过于中国的古诗,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两句分别由三个名词传达了六个具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两句话未用一个动词,也没有一个连词。在英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具备动词的,并且名词与名词间不许用连词“and”或“or”。英文的诗歌中,雪莱有一个经典的诗句“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翻译成中文是“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明显可以看出,英文原文中由一个连词“if”,而翻译成中文时却没有用“如果”。正是这样的差异,使得中国的古诗具有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象的特点。这是中国整体思维的特点,因为它不靠逻辑推理,也不靠思维空间,时间的连续,而是思维中断时的突然领悟和全体把握。而英语却需要使用连词和动词来明确显示各个语法单位的功能及其之间的确切的关系,这就是逻辑思维的突出表现,它们注重理性的分析和推理。

(三)英汉地址的表述

英语和汉语在具体的表达中也会存在差异,完全相同的地址,在英汉的表达中,词语的排列顺序却是完全颠倒的。如:“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用英语表示就是“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department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从这两个例子中也可以分别看到中西思维方式的影子。我们知道,中国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思维,观察和认知事物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而英语的思维方式则是个体的,喜欢从细节部分入手,到整体,遵循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原则。因此,在地址的表达方式上完全符合了各自文化的思维方式。

以上几点都是语言中各个层面,我认为比较典型的例子。其实还有大量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中西思维的差异。

四、结语

对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我们要正确地认识,避免两种错误倾向,第一种是将差异绝对化,认为中西思维方式只有个性没有共性,是不能逾越的鸿沟,第二种是认为中西思维方式有优劣之别。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在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避免出现这种错误的观点。否则,会阻碍和干扰交际和教学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三思而后言篇3

[关键词]思无邪 言语意义 语言意义 内容 作用

[中图分类号]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95-0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据《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这就是孔子删诗说。从古至今,人们一直给予《诗经》很高的评价。作为《诗经》的整理者――孔子自己也对《诗经》做了一个评价:《论语•为政》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历来的学者们对这句话的解释可谓见仁见智。这里,我就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做一个粗浅的论述,以求就正于大家。

一、“思无邪”的语言意义

“思无邪”出自于《诗经•鲁颂•》。据于省吾先生的《泽螺居诗经新证》:“‘思无疆’犹言无已,‘思无期’犹言无算,‘思无’犹言无数,‘思无邪’犹言无边。无已、无算、无数、无边,词异而义同。此诗共四章,系赞扬牧养的人,马匹繁殖,并非直接就鲁僖公本人为言,郑笺不仅把‘思’字误训为思念,并以为‘僖公思遵伯禽之法,反复思之,无有竟已(以下三句仿此)’,附会之至。《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以‘思’为‘思念’之‘思’,‘邪’为‘邪’正之‘邪’。凡东周典籍之引诗,多系断章取义,不独此诗为然。”于氏这段话的意思是:“思”是一个语气词,“无邪”“无疆”“无期”“无”是四个近义词,都是用来赞美鲁国辽阔的草原上骏马无数。这就是“思无邪”在《》这首诗中的言语意义。但如果脱离《》这首诗的具体语境来看,“思无邪”应该有两个语言意义:①无边、无数②思无邪念。正因为如此,历来有许多学者用“思无邪念”来解释孔子的这句话。例如:汉代的儒者认为“邪”即“不正”,“无邪”即“正”。他们认为诗三百,都符合儒家“正”的标准。宋代的朱熹则在《朱子语类》中说道:“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耳,读三百篇诗,善为可法,善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也就是说他认为“思无邪”是对读诗人而言的,诗三百对读诗人的教化结果是要使其“思无邪念”。但这些观点很难令人信服,原因是他们脱离了“思无邪”所处的具体的语境。

二、孔子为什么在《郑风》中收入大量情诗后又要说“郑声淫”“放郑声”

我们认为要正确理解孔子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就必须把“思无邪”放置于与之相关的语境中,确定它的言语意义。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个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的问题,即孔子为什么要在《郑风》中收入大量情诗之后又要说“郑声淫”“放郑声”呢?

先要从孔子本人说起。孔子出生于鲁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鲁国因为是周公旦的封地,所以保留了大量的周代文化传统。孔子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周文化无疑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些都说明孔子对西周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持肯定的态度。肖群忠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孝大兴于周代。”“孝之初始涵义除了尊祖敬宗外,还有一种含义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第21页)同时,周予同先生在《“孝”与生殖器崇拜》一文中也指出:“儒家的思想为其出发于生殖崇拜与生殖器崇拜。”(第71页)(转引自《孝与中国文化》)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从周代初期以来所提倡的孝道也应予以认同。肖群忠先生还指出:“见于《诗经》的‘孝’字主要有三种涵义:①生儿育女,继承祖业。②以传宗接代为美德善行。③祈求子孙繁衍的祖先祭祀。”(第22页)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会在《郑风》中收录了大量的情诗。归根结底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的观念在起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本人并不认为这些情诗有伤风化,相反他对《诗经》中叙述的男女之情是予以认可的,因为这是完成孝道的一个开始。

但是,“郑声淫”“放郑声”又应该如何理解呢?《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这里,“郑声”是以“雅乐”的对立面出现在孔子的话语中。可见,“郑声”是一种与“雅乐”相对立的音乐,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俗乐,而不等同于收录大量情诗的《郑风》。所谓的“雅乐”是孔子所推崇的《邵》《武》之类的音乐。《论语•述而》中记载:“子在齐闻邵,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又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可见,“雅乐”在孔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论语•卫灵公》记载:“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邵乐。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在这里,“郑声”与“韶乐”再次以对立双方出现孔子的话语中。孔子为什么如此排斥“郑声”呢?众所周知,在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有个核心内容,即“中庸”思想。《论语•雍也》记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又如《论语•先生》中记载:“子曰:‘过犹不及’。”而这种中庸思想在其音乐观中也有所体现,即“中和”的思想。《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朱熹《诗集传》:“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可见,“伤”与“哀”是一对近义词,在词义的表达上,“伤”表达的程度比“哀”重。根据对文规律,“淫”和“乐”也是一对近义词,在词义的表达程度上,“淫”比“乐”重。所以“郑声淫”就是“郑声”过分“乐”,“郑声”不“中和”之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郑声”是当时社会中不符合孔子“中和”标准、节奏快而强烈的一种民间俗乐。孔子之所以如此推崇“雅乐”,一方面是因为他认为这种节奏缓慢、中庸、平和的音乐能使“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另一方面,“雅乐”是西周礼乐制度的标志之一。作为西周礼乐制度的提倡者,孔子当然重视“雅乐”。但是随着周王朝的衰微,礼乐制度也渐趋瓦解,雅颂之音更是一落千丈,就在孔子大力提倡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的同时,以“郑声”为代表的民间俗乐却迅速发展起来,对“雅乐”造成了巨大冲击,严重阻碍了孔子所致力于的事业。如《乐记•魏文侯》记载:“魏文侯听古音则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至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要“放郑声”了。同时,我们也可以说孔子的“郑声淫”“放郑声”的主张与他在《郑风》中收录大量情诗的做法是不矛盾的。

三、孔子没有强调“诗三百,思无邪”的必要性

说到这里,把“思无邪”理解为“思无邪念”似乎也有道理,但是孔子没有强调“诗三百,思无邪念”的必要性。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当时社会中已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伦理观念,当然也就不会有人认为“诗三百,思有邪念”。另一方面,当时的人们动辄摘取《诗经》中的原句,使其脱离原始语境,来表达某种引申义或转义,也就是所谓的“赋诗言志”,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说明当时的人们给予《诗经》很高的地位,也从来没有发生过论述“诗三百,思有邪念”的事件。综上两点,我们可以说,对于当时人们认为想当然的事情,孔子根本没有刻意地来强调它的必要。

四、孔子没有强调“诗三百,思无邪”的可能性

那么,孔子是否有强调“诗三百,思有邪念”的可能性呢?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首先,从静态角度,即《诗经》所反映的思想内容这个角度来加以论述。《诗经》主要反映了西周和东周五百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反映男女爱情的诗,如《周南•关雎》;有反映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诗,如《小雅•小明》;有反映当时社会畜牧业发展的诗,如《小雅•斯干》……由此可见,一部三百五篇的《诗经》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竟如此之丰富,用“无边、无数”来形容也不为过。《荀子•劝学》篇有言曰:“诗、书之博也”,杨注曰:“博,谓广记土风、鸟兽、草木及政事也。”另外,《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我们知道,古人行文,常以三或三的倍数用来虚指,表示多数。《诗经》明明有三百五篇,孔子却说诗三百,说明他也认为《诗经》所包涵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亦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其次,从动态角度,即《诗经》在当时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春秋时期的文献中保留了大量“赋诗言志”的故事,说明了《诗经》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如《左传》襄公七年: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公族穆子有废疾,将立之。辞曰:“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又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无忌不才,让其可乎?请立起也!与田苏游,而曰好仁。《诗》曰:‘靖共而位,好事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如是,则神听之,介福降之。立之,不亦可乎?”又如《左传》襄公八年: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公享之。宣子赋《有梅》。季武子曰:“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武子赋《角弓》。宾将出,武子赋《彤弓》。宣子曰:“城濮之役,我先君文公献功于衡雍,受彤弓于襄王,以为子孙藏。丐也,先君守官之嗣也,敢不承命?”君子以为知礼。以上两个政治事件都是通过赋诗来完成的。可见,用“无边、无已”来形容《诗经》在当时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也可谓恰当之至。同时,从以下5条孔子对《诗经》的评论,也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经》所起的作用是予以认可的。《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邵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可见,孔子是把《诗经》当作一部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及个人修养的大百科全书来看的。况且孔子的这些诗论,仅仅是要强调《诗经》在当时社会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丝毫没有强调“诗三百,思无邪念”的意思。

再次,从其他6处《论语》对《诗经》的引用来看,这些引用没有1处是完全脱离《诗经》原义的,都是在原义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发挥的。同时,综合“那个时期人们用《诗经》中某一首或某章诗来表达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想法或感觉,无论怎样引申,都没有改变原诗字面的意思。”(李蹊《思无邪与春秋精神》,《文史知识》2002年第9期)所以,我们可以说孔子对“思无邪”的引用也不会改变原诗的字面意思。

五、“思无邪”的言语意义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并没有刻意强调“诗三百,思无邪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思无邪”的语言意义并不是“思无邪念”的意思,而是孔子对《诗经》“无算、无数”的内容及“无边、无已”的作用的一个概括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B].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2]杜任之,高树帜.孔子学说精华体系[B].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3]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I].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1版.

[4]王守谦,金秀珍,王凤春(译注)左传全译[K].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5]戴枷枋.雅文化[G].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6]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I].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