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经验篇1
这首先就要求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要选取合适的、更加适合现代社会教育教学所需要的语文教材内容,使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更加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教材从生活实际当中来,再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这样反反复复,一来二去的,就会产生经验与体验,吸取经验,摒弃不足,这样不仅仅可以优化语文的教材知识内容,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体会到了初中语文学科的应用性、开放化和实践化,把最优质的语文教材知识内容在无形之中,教授给了学生。同时,语文学科,可以直接地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全方面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要加强学生对听、说、读、写全方面的指导练习,可以说,一个学生,在他走出校园之前,这个学生身上所具备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人交际能力,几乎都是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所锻炼出来的,在这其中,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协调发展。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内容学到了,掌握了,是根本不够的,语文教师还要加强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例如,可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实践,去体验大自然,去亲近大自然,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二、语文教育的开放性
语文的教育特点中,根据我多年来的语文教育教学经验可以得出,学生最乐意接受的,还是语文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因为语文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在语文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上也有所体现。初中的学生学习语文,不应用语文。这样子,语文的教育教学效果会受到社会生活的检验。所以,必须要根据社会与学生的发展实际与发展能力,来采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来进行语文的教学活动,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相结合,相联系”。在新修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有规定说:“初中的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所以说,作为初中语文学科教师的我们,不仅仅是能够做好课堂教学的任务就可以的,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学习与实践,比如,加强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应用到课外阅读上,学校应该开放图书馆,优化图书室,让学生由课堂内教学走向课堂外学习,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主动去学习。学生同时还可以发现和寻找一些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资料和信息,学习和感受到课外新鲜灵活的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语文教师精讲教材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经验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对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而言,其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效果非常的显著。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而阅读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初中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模式应用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可以解释为学习者通过与自身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体验活动,对文章或者其他形式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方法学习的一种过程,是学习与体验的结合。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的全面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点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行为和个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对于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加深,也会产生一些自我感悟,最终实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提升的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欣赏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较之于普通的语文阅读模式而言,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相比之下,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更能体现学生的课题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阅读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在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其有效地转化成自身的一种情感积累,通过阅读课文来使之得以升华。对于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而言,其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体制下的教学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强调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自主应用,而非简单滴掌握一点纯理论的东西。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认识观点,充分执意阅读文章,最终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阅读结构。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都处在思想尚未成熟的青春期,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大都对一些说教性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抵触,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要求自我个性张扬的需求,逐渐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
2 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感悟的独特性、情感的审美性以及过程的多样性。但是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学课堂的主动性很难真正掌握在学生手中,加上教育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受到限制。要想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建设,必须要在坚持主体性、个性化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下面就如何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意见。
2.1 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导权真正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体验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留给学生自我探究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另外,学校也要转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式,改变过去只用成绩来评价对学生和教师的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增添活力。除此之外,阅读教学活动应该适当的增加实践性,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参与实践,将学习到的阅读技巧转化为实际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丰富教学情景建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离不开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情景创设主要是根据学生已经建立的认知基础上,以某种形象或者事物再次出现,以帮助学生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景设计,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也要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相适应。常见的教学情景包括音乐渲染、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合理相似的教学情景,将学生置身于阅读材料创造的环境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意境与感悟。经过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以及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文学阅读鉴赏能力,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体验式阅读教学,正是通过创设相似的教学情景,将学生原有的情感经验与所学习的阅读技巧结合在一起,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彩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1).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经验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语文是一门富含思想感情的学科,情感教育自然也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情感教育,指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这是因为情感教育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学习需求,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体验,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不断提高,让学生树立正确先进的价值观念,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再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是关于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分析。
一、营造舒适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生动的情感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展开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可以在此氛围中得到很好调动,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加贴切的情感体验。
比如,以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母亲做过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引导学生领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曲,让学生在这首歌曲的氛围中来品读课文,激起学生对母亲的尊敬与爱戴之情,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伟大力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把握作者史铁生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知道信念拥有的强大力量,使学生领悟到坚强生活的意义,增强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二、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进入新时期,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具有的众多优势,课堂上再现书中描写的场景,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以人教版初二上册《骆驼祥子》一文为例,初中语文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关于车夫的形象,然后再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与骆驼祥子相关联的动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真实感受到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与辛酸,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其意识到当今社会发展与幸福生活的不易,使学生明白珍惜生活的意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这种情感教育,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让学生时刻坚守正确的人生方向。
三、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将情感教育全面渗透在课堂中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行为举止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示范,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审美观念,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对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加以深入挖掘,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感知文章的意境,让学生领会文章中蕴含的各种人文美、意境美与思想美,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强化情感教育,积极更新教W观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为学生的协调发展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管新福.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用现状分析及教法新探: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1):75-79.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经验篇4
80年代教材改革呈现繁荣的局面
跳出“三阶段”“两循环”的框框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加强读、写、听、说的能力训练
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 *
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史,从1903年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打开了新的灿烂的一页。80年代以来 ,“一纲多本”,多种语文教材竞相斗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一、简要的回顾(1950-1979)
第一阶段(1950-1955),解放初期的语文课本。这套课本,适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时 期的需要。它注重课本的思想政治性,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编排。第二阶段(1956-1957),文学课 本和汉语课本。这是新中国中学语文教材的第一次改革。文学、汉语教学的目的比较明确,各自建立了比较完 整的体系,编排形式有所创新,但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第三阶段(1958-1960),重新编写语文课本。这 套课本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几乎变成报刊“时文”的集锦,忽视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第四阶段(1961-1965), 新编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和新编十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后一套就是有名的1963年课本,根据1963年 教学大纲的精神,在选材、知识内容和读写基本训练方面比过去教材有了较多改进,但又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 文学教育。第五阶段(1966-1976),“文革”时期,各省、市自编教材。在当时的极“左”思想路线下,语文教 材的特色是“语录加大批判”,完全置语文教学的规律于不顾。第六阶段(1977-1979),新编全日制十年制学校 中学语文课本。这套课本起了拨乱反正的作用。它与1963年教材是一脉相承的,而更趋成熟,比较重视读写训 练,缺点是教材体系还不很完善。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有志之士在教材建设上惨淡经营、执著追求,取得了不少成绩。可 惜全国基本上还是只有一套教材,教材编写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发展学 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等,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二、多种教材竞相斗艳
历史进入了80年代。这是一个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年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发生了重 大变化。教材改革也加快了步子,并逐步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1980年前后,教育部主持召开了两次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座谈会。这两次座谈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第二 次座谈会上递交的教材改革方案就有20多份。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借着这股改革的东风,在全国作了较 大规模的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在这基础上,于1982年开始,着手编写六年制重点中学阅读课本、写 作课本。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纷纷拟定教材改革方案,编写实验教材。
但在中学语文教材建设上,真正进行比较深入、比较广泛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还是开始于1986年。在 这一年,国家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它规定:“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 样化。提倡各地编写适应当地农村中小学需要的教材。”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其宗旨 是“为了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领导、有计划地实现教材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19 92年,全国有九套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准予在全国试用。于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材基本上一枝独秀的局面宣告结束,教材建设上众多教材百花齐放的时代来到了。
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主要有以下各套中学语文教材:
1.1987年的人教版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课本。这套课本是对1978年编写、1982年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再次 修订而成的。这套课本的高中部分目前仍在全国使用。
2.1982年的人教版重点中学阅读课本、写作课本。这套课本的高中部分仍在全国部分省、市试教。
3.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语文》(试用)。
4.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教科书《语文》(试用)。
5.北京师范大学“五·四”学制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年制初中试用课本《语 文》。
6.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组织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徐汇区教育局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9年 级试用课本《语文》和高中试用课本《语文》。
7.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组织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和闸北区教育局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9年 级试用课本《语文》和高中试用课本《语文》。
8.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编委会编写、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课本《语文》(试用)。
9.广东省教育厅、福建省教委、海南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组织编写,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初中试用课本《语文》。
10.四川省教委和西南师范大学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试用课本《语 文》。
11.北京市教委教研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材编写组编,北京教育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三 年制初中试用课本《语文》。
12.江苏省泰州中学语文教研组编(洪宗礼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试用课本《语文》。
13.辽宁省鞍山市第十五中学欧阳代娜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试用课本《阅读》《写作》。
1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四川西昌地区教材编写组编(颜振遥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试 用课本《语文》。
15.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编(耿法禹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试验课本《语文》。
此外,还有华东师大一附中陆继椿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的 初中语文实验课本,张志公先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实验课本,高原、刘fěi@①fěi @①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作文三级训练》《阅读三级训练》的实验课本,广东省湛江市教 研室李寰英主编的初中语文实验课本以及中央教科所、北京景山学校、北京东城区教育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 学附中、江西萍乡二中、西安六中等单位分别编写的初中语文实验课本。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采用全国统一编制的办法。它的好处是使全国各地的语 文教学内容、要求和进度大体上一致,而不会造成太大的差距。但它的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明显。因 为我国幅度辽阔,城市和农村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教材的强求一律,势必 脱离实际,难以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不适应学生不同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正因 为如此,教材建设上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三、跳出“三阶段”“两循环”的框框
改革中学语文教材体系,是几代教材工作者倾尽全力追求的目标。在这一问题提出以后的30年中,人们经 过艰苦的探索,甚至中央领导同志亲自主持改革试验,但始终没有构建成理想的教材体系。以至于到了1979年 1月,叶圣陶先生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书面发言《探讨语文教学问题要重视调查研究》一文 中,还不得不大声疾呼:“特别需要调查和研究的是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为了培养应具备的听、说、读、 写能力,究竟应当训练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应当怎样安排组织,才合乎循序渐进的道理,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对这个问题,咱们至今还是心里没有数。——至于教材选多少篇,选哪些篇,这些篇怎么编排,我看未必是 关键问题,也未必能说得出多少道理来。……咱们一向在选和编的方面讨论得多,在训练项目和步骤方面研究 得少,这种情形需要改变。”改革中学语文教材体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三阶段”(记叙—说明—议论)“两循环”(初中—高中)的 模式。这种模式有它的优点,但并非是最佳的,更不是唯一的。全国各套教材根据新制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 准或教学大纲的精神,突破传统的单一模式,作了改革旧的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尝试。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经验篇5
分析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二者整合的措施,指出应抓好情感教育环节。
关键词
教育技术;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教改和课改的深入,教育技术也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教育技术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有利于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其可以将烦琐的教学进行简化,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教学重点,但是用多用少、如何用,因课而异。在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学有其独特性,一方面,它作为人文学科之母,有着普遍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进行情感体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单纯利用教育技术很难取得较大突破。因此,探讨教育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意义重大。
2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的误区
2.1重技术而轻理念
在目前的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显著的误区,就是大部分教师重视技术的运用而轻视理念的表达。其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技术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理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多借助多媒体的技术手段进行课本内容的展示,而忽视了文章的理念,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造成语文教学的浅显化和符号化。
2.2重手段而轻目的
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常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来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和素养。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过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而将学生的思考和感悟抛之于脑后,严重背离语文教学的初衷,使得语文教学的情感熏陶进一步弱化,情感体验也相对降低。这种重手段而轻目的的教学,使得语文教学的价值一步步缩减,长此以往,语文教育的意义便不复存在。
2.3重形式而轻内容
随着教改和课改的深入,教学形式的改变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纷纷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师在改变形式的同时,对于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所以教学效果较好;但是也有部分教师重视的只是形式的改变,对于内容改进和完善做得却不到位。由于教学走上形式化,所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更多的来自于情感的体验,这就使得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怀价值降低。另外,重形式而轻内容的语文教学,缺少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联系,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词不达意的情形。
2.4重视现代媒体而轻视传统媒体
在教育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放弃了传统的媒体,而开始重视现代化媒体。但是一味使用现代化媒体技术,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会受到影响,情感体验的深度也会削弱。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内容的表述,学生对于形象的把握便会固定;但是如果是传统媒体,学生会利用自身的想象去感受形象,这种感受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感悟。重视现代媒体,忽视传统媒体,虽然实现了具象化教学,却丧失了抽象化教学的美感。
3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措施
3.1善用媒体技术,强化教学手段
在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时,必须要强调媒体技术的使用原则。因为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带动课堂的生动化,但是过多使用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环节便会出现欠缺。在媒体技术的使用方面,需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适用性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遇到适合使用多媒体的内容,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内容为主,技术应用为辅。2)适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适量使用多媒体技术,避免课程的技术化和空洞化。如果多媒体技术利用过多,会造成语文课程形式化的加重,会影响内容的深化。同时,不仅要掌握媒体技术的使用原则,还可以利用技术强化教学手段。这种技术强化主要包括两方面。1)技术利用要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技术才能为内容服务,课堂通过技术的应用而更加丰富精彩。2)利用技术更好地为语文情怀的培养贡献力量。比如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时,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春天的声音的模拟,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朝气与蓬勃;也可以利用影像资料对济南的冬天进行详细展示,学生对于书本中的知识会有更加真切的体悟,文章中的情感色彩会更加真实,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加丰富。
3.2巧用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案
巧用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方案的优化,也是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重要策略。传统的语文教学依靠的主要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虽然情感体验到位,但是感官不够具体。为了强化课堂的感官接触,可以巧妙利用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方案的优化。如在教学自然景观类文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章中描绘的自然景观用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无论是画面还是声音,学生都会受到感官的刺激,对于自然的感悟会更加深刻。又如在教学对话式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文内容的当堂演示,通过有情感的语言诵读,学生对于内容的情感体验将会更加真切。简言之,巧妙利用媒体技术,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情感体验更加全面,那么教育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便实现了。
3.3应用媒体,灵活设计教学过程
灵活进行教学设计也是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重要策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会遇到许多类似的文章,这些文章需要体验的情感不同,但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具有相似性,所以在教学进行的时候,可以对教学设计进行灵活的套用。灵活套用教学设计,主要的目的是利用其他设计实现当堂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灵活利用教学设计,能够使得教学过程的衔接更加自然、更加流畅,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得到升华。比如在进行七年级语文《春》和《秋天》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对比的手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对文章进行分别讲述,但是因为《春》和《秋天》都是写景抒情类文章,而且又都有季节性的描写,所以二者在讲解中会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又因为这两篇课文描写的是两个不同的季节,在具体的景物描写方面会存在差异,所以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活用彼此的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会更加丰富与具体,教学的美感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4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要更注重情感的体验。因此,在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中,应坚持技术始终为情感教育服务的理念,使语文教学更有特色、更有效果。
作者:杨晶晶 单位: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素冰.高职语文教学中整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6(5):79-81.
[2]苏春景,高亚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部分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3):43-49.
[3]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3):110-114.
[4]徐曙.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201-202.